旧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冶金行指委 > 冶金行指委 >
冶金行指委《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2016年度绩效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1-02 16:21
冶金行指委共承担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的17项任务和8个项目,现就2016年各任务和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有关实施绩效报告如下。
行动计划的落实及总体执行情况
      (一)任务和项目的承接情况
    经过冶金行指委与冶金院校的沟通和协调,我委所承接的17个任务和8个项目主要由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分别承接实施。
       (二)总体执行情况
    各承接院校都很重视该项工作,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调配学校资源,精心组织实施,并按要求填报2016年绩效数据。总的情况看,2016年冶金行指委所有承接的任务和项目均已启动,正在有序推进。
    一、行动计划工作任务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冶金职业教育服务,扩大冶金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1.任务内容: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RW-1)。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RW-5)。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等(RW-41)。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教育援助的渠道和政策(RW-47)。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积极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RW-48)。
        2.执行绩效:冶金院校积极开展境外交流,不断探索与国际组织机构的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合作口径,不断开发新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的层次和数量。部分冶金院校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通过研讨会和交流会等方式,开拓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扩大学院国际知名度,助力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国家洽谈开展职业教育援助,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吸引境外学生来校学习的政策和途径。
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与德国巴顿钢铁公司、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南洋理工学院等境外企业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师资双向交流、教学方法引入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2016年度外国专家和教师来校工作达到24人天;该校将来继续就冶金技术类、装备制造类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资源和师资交流、学生交换、学分认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深化与上述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山东钢铁集团在非洲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铁矿项目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学院已经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本年度国内招生学生34人,并开展五个合作办学项目。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学院等2016年也积极与国外学校接触和洽谈,寻找合适的合作机遇,在师资交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任务内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计划(RW-7)。支持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按照有关规定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实施教学改革;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纳入兼职教师管理范围(RW-9)。修订一批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RW-17)。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RW-27)。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RW-65)。
          2.执行绩效:冶金院校积极组织和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计划,部分冶金院校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冶金技术类、制造业大类相关专业师资的国培和省培项目。冶金院校以国培、省培为主线,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实行以老带新措施,更新和拓展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以下厂实习、挂职、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为措施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冶金行指委完成了黑色冶金技术专业等一批冶金类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的修制订工作,用作指导今后冶金教学实践。同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推动冶金职业院校冶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冶金各院校还通过开设选修课、组织企业劳模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把工业文化和钢铁人精神融入校风学风,注重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与企业需求的适应度。
    如:山东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共投入48万余元,用于培训各专业骨干教师80余人次;组织企业能工巧匠、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任教师一起修订教学标准,并在校园内建设冶金博物馆和工业材料展览馆等。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进2名海外留学人才。其他冶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标准修订和育人环境建设等工作也有新的起色。另外,冶金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星科杯’全国冶金院校(虚拟炼钢)技能大赛”,吸引了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108支代表队参赛,紧跟教学改革最新进展和职教领域重点工作,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显的带动作用。
      (三)继续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冶金类专业结构,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任务内容:优化院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RW-36);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 ,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围绕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培养人才(RW-38);优先保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相关专业的布局与发展(RW-39);加强现代服务业亟需人才培养,加快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RW-40)。
         2.执行绩效:充分发挥冶金行指委和各专委会的指导作用,以行业调研为基础,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面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各冶金院校及时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布局与钢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倡导各冶金院校以服务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导,对接绿色冶金产业链,打造以冶金类为优势特色核心专业群,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发展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专业。专业布局逐步优化,专业建设特色更加鲜明。同时,深化冶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开展课程体系开发,深化“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交融和,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建设人才需求。
     如:吉林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16年新增了智能控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四个专业,改造了动漫制作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正在重点培育和打造现代制造专业群、智能控制专业群、绿色钢铁生产专业群等、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其他冶金院校也在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优化专业结构,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积极推进冶金教育集团建设步伐,加强继续教育服务,不断增加冶金院校办学活力。
         1.任务内容:开展建设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RW-24)。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研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 RW-19)。落实《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RW-28)。
         2.执行绩效:冶金行指委倡导各冶金院校根据各校自身发展实际,开展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的理论研究,大胆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鼓励有条件的冶金院校结合当地实际,联合当地教育资源和冶金行业企事业单位参加组建地方冶金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资源优势,为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强化冶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为行业企业提供教育服务和智力支持,增加冶金院校的办学活力。
    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已启动 “山东钢铁集团商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创办筹备工作,并联合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钢铁研究院等70多个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筹备建设“山东冶金职教集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在2016年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配备专职人员,开展500多人才的继续教育服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诸多冶金院校也成立了成教部或实验实训中心并开展相关工作。
    二、行动计划项目的建设情况
骨干专业建设(XM-1)
    冶金各院校积极开展骨干专业建设,参加该项目的9所冶金院校建设了轧钢工程技术等19个冶金类骨干专业。各承接院校能够根据各校情况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及措施,部分院校还进行了系统化的骨干专业建设设计,其内容包括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以及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等。并能通过自筹等方式予以资金保障。2016年该项目在各冶金院校均已启动,整体建设工作进度已超过20%。
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XM-2)
    共有7所冶金院校承接了该项目,均与本地区钢铁等制造企业共同建设,计划建设智能制造等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其功能除了满足实践教学外,大部分还设计了企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多重功能。2016年7所院校均已完成校企共建协议、建设规划、体制机制建设、基础建设等,有部分基地在2016年初步建成并已开始发挥职能。整体建设工作已完成50%。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XM-4)
    共有7所冶金院校承接了该项目,均与本地区企业联合,计划建设轧钢及设备等9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7所承接校均已完成校企对接、制度制定和运行机制设计、师资培养规划制定等工作,部分冶金院校的教师已在业已建成的培训基地学习操作规范以及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该项目整体建设进程已完成50%。
      (四)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XM-7)
共有7所冶金院校承接了该项目,计划建设钢铁生产仿真等8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该项目所承接建设的院校大部分已完成原有仿真软件的升级改造和实训项目的建设以及引进开发新的仿真实训软件的遴选、合同签订等工作,多数院校的仿真实训中心有工位扩容且已投入使用。整体工作进度已经超过60%。
       (五)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XM-8)
    共有4所冶金院校承接该项目建设,计划组建山西冶金职教集团等4个骨干冶金职教集团。目前各职教集团均处于筹建阶段,2016年在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意向洽谈、机制体制建设、集团办学体系构建、集团资源共享机制、集团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今后工作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体工作进展完成30%。
        (六)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设置指导报告(XM-13)
    在冶金行指委、冶金教育学会和钢铁工业协会共同领导下,由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牵头,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冶金工业总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共同完成并发布了《全国钢铁冶金行业(冶金类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总结了钢铁冶金行业的六个方面发展趋势,明确了钢铁冶金行业的三方面人才需求,提出了钢铁冶金行业职业院校冶金类专业的五点专业设置指导意见,对钢铁冶金行业职业院校切实推进冶金类专业改革、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招生就业政策、及时调整建议教学内容、全面改进建议教学方式,对推动冶金类专业设置与钢铁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钢铁冶金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对进一步增强和提升钢铁冶金人才供给的匹配性和适用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XM-15)
    共有7所冶金院校承接了该项目,计划建设黑色冶金技术等9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各承接单位均完成了校企政策对接、试点立项、师资建设、校企联合双主体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及方案制定等工作。均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整体工作进展完成50%。
       (八)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XM-16)
    共有5所冶金院校承接了该项目,计划建设冶金技术等6个协同创新中心。各承接院校已完成校企对接、团队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制定。为下一步的建设实施及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整体工作进展将近完成30%。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冶金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在社会服务的深度上有待加强,对外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2.冶金行指委和各专委会的职能及主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好。
      (二)改进措施
         1.各冶金院校以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工作抓手,加强工作落实,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充分发挥办学资源在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好冶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2.充分发挥好冶金行指委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主导作用,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组织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